美国登月是世纪骗局吗(5)
然而,命运与爱因斯坦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。1929年,美国科学家哈勃通过观测发现,宇宙并非静止,而是在膨胀!这正是最初的广义相对论方程描述的另一种宇宙归宿。爱因斯坦当时郁闷的心情可以想象。他对于自己引入宇宙学常数这种画蛇添足的行为万分懊恼,认为这是他“一生中最大的失误”。
令爱因斯坦更加没有想到的是,宇宙不仅膨胀,而且是加速膨胀!1998年,世界上两个超新星研究小组独立发现了宇宙的加速膨胀现象,并因此分享了2011年的诺贝尔奖。而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常数可以提供等效斥力,刚好可以使得宇宙加速膨胀。这个发现足以让爱因斯坦欣慰了,但这时已经距离这位伟人去世43年了!
宇宙加速膨胀背后的物理机制是当代科学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。观测研究发现,宇宙中的物质(包括暗物质和普通物质)大概只占宇宙总能量组成的三分之一,而另外三分之二完全未知,因此被称为“暗能量”。作为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,暗能量本质之谜至今尚未被揭开。
3.暗能量是静态的吗
暗能量的本质虽目前未知,但通过天文观测,我们得知了暗能量一些奇特的性质。比如,暗能量具有压强,并且是负压强。这一点非常匪夷所思。普通流体的压强都为正值。这意味着当流体被压缩或拉伸时,压强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力。而负压流体在被拉伸时,压强反而推动流体进一步被拉伸。
有趣的是,真空即具有负压的性质。这是由于真空无法被稀释,当其体积被拉伸时,真空内能反而增大,会继续推动其体积被拉伸。因此,在宏观上,真空能,即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常数,可以作为暗能量的候选者之一。
但在微观上,真空能作为暗能量却存在精细调节等一系列严重的理论问题。科学家们一直努力建立新的暗能量理论模型,并接受天文观测的检验。
在观测方面,科学家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手段探测暗能量,比如观测超新星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、星系在宇宙中分布的成团性等。破解暗能量的密码在于观测暗能量状态方程w这个物理量,即暗能量压强与其能量密度的比值。对于真空能来说,其w恒等于-1,而其他暗能量模型则预言w随时间演化。
近期,笔者与20余位国际合作者一起,对大量星系利用类似“人口普查”的方法,测定了宇宙在不同时期的膨胀速率。进而结合其他类型的最新天文观测数据,重建了暗能量状态方程从大约100亿光年前到目前的演化历史。该研究发现,w并非常数,而是随时间演化,并围绕-1振荡。这与我国科学家张新民团队2004年提出的“精灵”暗能量模型的预言相一致。这个结果意味着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真空能,而是具有动力学性质的某种未知的能量场。
未来5—10年内,国际大型星系巡天项目eBOSS、DESI等都将完成观测。这些“超级天眼”将通过对2000万颗以上星系进行观测,并绘制宇宙的三维图像。这些数据将帮助科学家准确测量宇宙时空的膨胀,以及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历史,将在更高的精度验证暗能量动力学性质,揭开暗能量本质的神秘面纱。
4.暗物质怎么转化成暗能量?
我们的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,就是著名的质能方程:E=MC2
这里能量主要形式就是光,正反粒子湮灭,就转化为一对高能量光子。
(1)暗物质的特点
但是,暗物质与我们常规物质不同,它体积很大,所以质量很大,但不发光也不反射光,与常规物质也不反应,仅存在万有引力效应,所以我们长期以来一直不知道它的存在。
银河系就有很多暗物质,太阳系实际上是在暗物质里穿行。做个比喻,暗物质象云团,太阳系象在云中穿行的飞机。
从这里来看,常规物质和光是一路的,它们能相互转化,暗物质是另一路的。也就是,暗物质不会转化为光子,光子也不会转化为暗物质。
常规物质能聚合成大质量的天体——黑洞,黑洞能吞噬恒星等物质,也能吞噬极限速度的光,但这个很可能只是常规物质和光的世界里的事情。黑洞也无法吞噬暗物质。
尽管暗物质有引力效应,但暗物质依然无法聚集成高密度的颗粒,比如恒星,所以它未必会进入黑洞出不来。
(2)暗能量
相当于暗物质,暗能量我们知道的更少,只能是宇宙超大尺度的观测中,才能找到它的影子。
暗能量与暗物质之间可能有相互作用,但与我们常规的物质和常规的尺度上,完全感觉不到它的存在。
暗物质是否能转化为暗能量?不知道。最近几年的宇宙观测中,发现了暗物质局部波动和缺失的现象,科学家怀疑是暗能量干的。
文章来源:《航天器环境工程》 网址: http://www.htqhjgc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6/622.html